浅谈御窑金砖的取名与制作工艺
金砖产于御窑,位于江苏苏州市城北的陆慕镇西,在苏州火车站往北1公里,因它在明朝初中叶先后为南京、北京的皇宫大殿烧制御窑金砖而得名。御用金砖据《吴门补乘》记载,“陆慕窑户如鳞,凿土烧砖”。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泥料要“粘而不散,粉而不沙”。由于御窑村土质上乘,细腻坚硬,富有粘性,当时被苏州府选为烧制金砖的场所,专供皇宫大殿用。
金砖,并非是用真的金子做的砖头,而是一种大型号的大方砖的“雅称”,用于各类皇宫大殿铺地使用,这种方砖颗粒细腻,质地坚实,面平如砥,光滑似镜,就像一块乌金,而且“断之无孔,敲之有声”,其声铿锵,亦如金属。
金砖的规格尺寸,只有二种:二尺和二尺二寸,分别称为小金砖和大金砖。紫禁城主要宫殿的室内地坪都用这二种规格的金砖墁地,紫禁城的建筑等级非常严格,它的室内和走廊地面都铺设方砖,但使用规格大有区别。小屋铺尺二方砖,配房铺尺四、尺六方砖,较大的房屋铺尺七、尺八方砖,这些砖虽然都产于御窑,但只能称为方砖。
烧制金砖的工艺非常严格独特,制作考究,工序繁复,耗时长久,从取土连泥、踏熟泥团、制坯、晾干、装窑点火,文火熏烤、熄火窨水、到出窑磨光,往往需要一年半时间才能烧制成功。
取泥:要先打深洞,探测表土的厚薄及黄泥储存的深度广度,鉴别土质的优劣,看样定点,定点后先挖表土,然后把优质的黄泥土运到场上堆起,让这些泥堆任凭风霜雨雪的侵袭,使其泥团粒接受到破坏而分解,俗称“冻土”,冻土的好处是使泥土无硬块,易翻踏、质细腻、粘性强,这样土就能做出上等金砖。
连泥:先往泥堆里渗适量的水份,然后由人赶牵着牛在泥堆里反复践踏,使泥稠至仿佛糯米糕时为止。
制坯:先要将泥填实木模框,再用力夯实,而后用钢丝弓戛其面,砖坯制成后须置于室内通风处晾干,不得用太阳晒,时间大约要六十天左右。
装窑:装金砖时须用大窑装,每窑只有在窑中央可装一百块左右金砖坯,其余四周只能用杂砖坯围护,以防窨水时水滴直接窨到金砖上,如水直接窨到金砖上,金砖会产生白色斑点,那就是次品,不可进京。
烧窑:先以稻柴文火熏烧一个月,然后用麦柴和笼糠烧一个月,最后用松树枝烧四十天,共需一百天才能窨水出窑。那时苏州知府责令专职人员监制金砖,限期烧制,按质按量解货进京。据江苏巡抚张渠在乾隆四年(1793)的奏本中说:“软工物料(指金砖)必须颜色纯青,声音响亮,完全端正,毫无斑驳者方可起解”。
金砖在民间留存数量较少,今除御窑村民姚兴明家中藏有多块金砖外,其余数无几块,在姚家藏金砖中有二块是正德元年(1506年)五月出窑的字样,在当地算是最古老的金砖,此外,尚有明朝嘉靖、清朝顺治、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时期的金砖上都刻有苏州知府的姓名,如:李敬迁(乾隆)、任兆炯(嘉庆)、客腾伊(道光)、钟殿选(咸丰)、李铭皖(同治)、魁元(光绪)和何刚德(宣统)等十多人的印章。
顾阿虎 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