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建筑中的砖雕艺术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中,砖雕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位置。它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水平,而且反映了时代的建筑风格。
砖雕是古今建筑中的重要装饰手段之一,不论是大型的殿、祠、庙、观还是小巧的轩、榭、亭、台、和民宅门上的显眼之处,都镶有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精致砖雕。古人的砖雕艺术至今尚未见有史料留传,单凭师傅口传授和摸索实践,特别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一些古建筑物上的各式砖雕,其内容甚为丰富翔实,形象逼真,更见其古人在砖雕艺术中的功底之雄厚。
古人的砖雕在构思方面,多数都以吉祥如意、福寿平安、忠孝节义、八仙八宝等的象征图案和古装戏剧、阁楼轩榭、飞禽走兽等题材绘编画面。这些图案虽然带有封建色彩,但以形式论之,确实构思精巧,技艺精湛,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所以在艺术上有其相当感人的效果,给人以美得享受、艺术的感染。是祖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对于砖雕的作用、砖雕的类型、制作砖雕的材料、进行砖雕的工序和安装,以及明、清时期砖雕的特点和砖雕人员所需具备的素质等一系列问题鲜为人知,为了抛砖引玉,笔者亦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上述问题,用以启迪人们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古代文化艺术遗产,有效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一 砖雕在建筑中的作用及优越性
在古典、园林建筑和民宅门楼上,砖雕以其通俗的内容、生动的画面和精湛的艺术引人入胜。多数砖雕佳品都处于建筑物得外表装饰,特别是展现在徽州一些富豪名门的宅院门楼上。这些作品通过艺术设计和细腻雕琢,使历史从文字形式转化为立体的形式,不但起到宣传、教化的重要作用,而且还烘托了建筑的文化气氛。
砖雕在古今建筑中的优越性有如下几种:
1 采用砖雕加饰建筑物,不易挪动,不易损坏。
2 砖雕远胜木雕、竹雕品抗御自然损害的能力,砖雕的寿命至少可以与建筑物相等,甚至超过主体建筑物的保存期。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日益认识到砖雕是我国古代民间艺术家的留传作品,有些精致砖雕可堪称珍品收藏,不亚于珍贵古董的身价。
3 砖雕比木、石、竹三雕在技艺上的难度大,就感染力而言,砖雕远胜绘画,它比绘画具有更为实在的立体感。特别是立体透雕,可以在每个角度较为全面反映艺术。
4 自明清以来的古建筑物和民宅上,都镶有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精致砖雕,以这些砖雕来装饰建筑物,不但体现古建筑物得精美、高雅、同时为考查建筑雕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二 砖雕的类型和工艺特点
砖雕的类型分组合型和单体型两种:
1 所谓组合型的,即是以多块砖雕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较长或较大面积的砖雕整体。一般常见于寺庙、社祠等的大门八字墙和影壁上,其雕刻的内容和图案有位于中部和团龙、团花,四角部位的云龙、云鹤、鲲龙卷草、角花和额枋等。
2 单体型的,是指镶嵌在某些砖细光面砖内和一组平面雕上作为一种构件来点缀的砖雕,此类雕一般不大五十厘米(一块大方砖)活不小于十厘米见方。这些砖雕常见于富豪的门楼或门罩之上(古时可以从门楼门罩的气魄和雕刻艺术等看出富有的程度,甚至“不怕用钱、尽显技艺”)其砖雕内容有山水人物、楼台亭阁、梁驮、雀替、挂狮、角花和虎头牌等,此类砖雕具有相当水平的工艺技巧,多数部位均以镂空,其层次高达七至九层。
砖雕的工艺特点有如下五种:
1 平面雕:即雕出多样纹头和各种象征性图案、而凹下的底面和凸出的雕面均为光平,至多亦是在凸出的雕面上刻画出线条,这种雕块凹凸深度都在一厘米左右,例如回纹卷草、汉纹花边和各种装饰线条边框等。这类雕宜用于建筑物较低或易触部位,也有用来做透雕的保护边框。
2 浅浮雕:指较明确体现立体感觉得砖雕。例如一些花鸟之类的图案、门楼上的梁袱、平盘栅、一些字匾花边或博古图案等。这些砖雕因凸出面低浅,亦不见漏空,往往在其凹下的平底上再刻画些纹头或砂底(砂底即颗粒大小有别、凸出面不超二分之一圆)将其雕面衬托出来,以增加层次感。
3 深浮雕:这种雕有立体感觉,某些部位具有镂空,一般约在三个层次左右。此类砖雕常用于中等规模的古建筑物上作为构建或体现事物的象征。上述三种雕刻在手法和技巧方面还分凸凹两种体现画面的雕法、即在凸出的部位和凹下的部位同样雕出理想的图案。
4 透雕:指有一定雕琢难度,立体感较强的砖雕。这种砖雕多处镂空,层次都在四至五层左右,技艺水平和精密度都很高,一般都在一块约二寸厚的砖上雕出画面,除背面或上顶部不易察看之部位以外,其余部分均都与画面相连刻出,这些砖雕常见于富豪商贾的门楼上。
5 镂空雕:指除了与建筑物相接触的一面,其余凸出部分均都镂空雕刻,这种砖雕可从不同角度反映立体画面,有些采用技巧雕琢后,可使局部转动、开、关,例如楼台亭阁上的门、窗、笼中的禽鸟,和狮球内转动的滚珠等。特别是人物山水、楼台亭阁,其刻雕的层次都高达七至九个,此类的精湛佳品常见于清中叶到民国初期南方一些富豪、官邸的八字门,垂花门楼、门罩上。
三 砖雕的材料
砖雕的适宜材料就是窑烧的特制水磨青细砖。制作这种砖首先应从选土开始,一般都为河道漩弯处经过多年洪水积沉下来的精细土,将其土取回,越冬越酥,人工淘洗后之淀土制成砖坯,阴干后进窑烧制。其装放的位置都在窑的二门即窑壁砖和窑心砖之间为宜(不能直接接触到火烧和水的冷却,以免老化变形和酥松变色),烧制的火候以烟灰吐清成白色将转青色最佳。
这些作为砖雕所用的砖块,古往今来的尺寸都相差不大,一般称大方砖和二五八砖两种,大方砖分尺二方和尺五方,即1尺2寸×1尺2寸×2寸厚和1尺×1尺×2寸厚,二五八砖即8寸长5寸宽2寸厚,如遇特殊情况,可另行确定尺度制模加工烧制。
四 砖雕的工序
砖雕一般遵循以下诸道程序:
选料→磨面→放样下料→雕刻→修残补损
1 选料,根据建筑物所需装饰的内容、各种式样、规格挑选砖块,一般为敲击音响清脆、色泽灰青、光平无损、精纯细腻的砖料
2 磨面,即是人工或机械将各类砖块需雕的一面磨至光平。大方砖四边都应切边后,才可以进行雕刻。二五八砖雕刻的取材亦是将长和宽三条边切去,尔后进行雕刻。在磨面时,应将大面和一个小面同时磨光,并用角尺通角,达到90度为此。
3 放样下料,按拟定的造型、建筑物的高、宽度来分块,统计出各类砖块数字,做出各种雕砖尺棒,确定尺寸后,开出各种规格料单,有些形状特异的,也可做出造型模板。
4 雕刻,雕刻分“打坯”、“粗雕”、“出细”三道工序。
打坯,即是在图案设计完整的砖面上劈凿轮廓,粗布造型,分出局部层次,也就是创作中的“构思”、“构图”过程。 粗雕,就是将应保留的画面部分完满无缺地保留住,应凿去的部分轻轻凿去,粗见镂空,基本感到立体感觉和层次分明之效果。
出细,即在雕出的立体画面上进一步加以雕琢,进行细部镂空。例如楼台亭阁屋面瓦片的剔刻、花窗、挂落镂空、树木、花卉叶茎、皮纹的刻画,人物脸面、衣冠、山脉石纹、流水漩涡等细部剔刻,使整幅画面雕刻部分都达到自然而又逼真的效果。
5 修残补损, 如遇砖雕失误时,或砖内有砂子、孔眼引起雕面残损,古代匠师都用“火柒”粘补,其方法是将火柒溶化,在把残损部位和补残小件烤热,糊上火柒,互相粘接,冷却即成。(笔者在修复南京“朝天宫”的大幅砖雕和东西两砖牌坊时,发现火柒粘接砖雕构件在自然条件下历经百多年亦未脱落)现今如遇上述修补情况,可用环氧树脂和650固化剂以1∶1调匀后速粘。微小部分残缺,可用原砖磨下粉沫合些调和树脂、墨汁配成与砖块同色的粘合物,将残毁雕砖用清水冲净湿透,以堆塑方式刻画成形。
五 砖雕安装
砖雕分组合型和单体型二种安装方式。所谓组合型的,即指较大面积的拼凑砖雕,这种砖雕应随着建筑物边砌筑边安装,这样可使零星组合的雕砖与建筑物形成一整体,增强其结构强度。制作时,均都在每块雕砖的上背凿一凹孔,用铁扒钩或木札子拉扒于孔内,压砌于墙体中,校正后用调灰膏加固一周。
单体型的,指镶嵌在组合型砖雕或大面积光面砖内作为点缀的砖雕,亦有作为某种构件之用,这种砖雕一般都凸出其它雕砖的安装,首先都在组合型砖雕和光面砖内予留位置砌压一铁扒钩,上装时,将雕体上部先伸入钩住,尔后轻将下部推至规定位置,精心校正,再在钩的上背加一小木楔固定,这种砖雕随时可以挪动,如有损坏,方便更换。
六 掌握明清砖雕的特点及其应用意义
由于明清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反映在古典建筑中砖雕的特点、技艺程度和题材等均都有一定区别。
掌握了明清砖雕的各种特征,可以帮助人们鉴别砖雕创作的时代和当代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在修复和还原古建筑物时,可根据不同时代的造型、特征、手法和风格来设计施工。使不同历史时的艺术重放光彩,使我们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完整地继承和发扬古代砖雕艺术。
七 从事砖雕艺术人员所需具备的素质
每当我们看到砖雕佳作时,为之惊叹的是艺术的高超、毅力的不凡。笔者在砖雕的实践中深感要完成一个成功的作品,是很不容易的,在这些方面的体会有如下几点:
1 要有对艺术的爱好和耐心,肯于吃苦操练各项基本功,方有一气呵成的毅力。
2 要有绘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因砖雕的构思、布局、比例和加工过程中的因势造景等都需要有美术的功底。
3 要有数学、几何学、生物学、美学和建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 要善于观察,勤于实践,多方求教,虚心学习、吸取精华。具备上述条件,才能把砖雕工作做好。
张永沛 著 |